查看原文
其他

有些课程很牛,因为懂得技术也有生命 | 头条

唐晓勇 新校长传媒 2021-12-23

演讲 | 唐晓勇(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学校校长)

来源 | 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“重建生态——一锅石头汤”主论坛





技术是什么?


随着时代变化,我们对技术的理解和认知会有不同。每一位校长、老师头脑里的技术图景也是不一样的。技术是什么?在普通人眼里,它也许是冰冷的金属,是没有情感的机器,或者仅仅只是人类用来改造世界的工具,人类可以随意地驾驭它、使用它?



从历史进程来看,技术与人的关系处于不断演变进化当中。原始技术阶段主要是手工,工作的质量取决于手工劳动者的质量。这一阶段的技术需要手把手教,且极容易失传。


近代技术阶段,机器取代了人类手工工具,技术传承效率也大大提高。现代技术阶段,更重要的是优化人的功能,重点发挥大脑的作用,并趋向于人和技术越来越紧密结合。可以说,人与技术经过分离、不分离、相结合,从现在到未来很可能会是一体的。


我们该如何认知?技术思想家们已有过不少思考。德国哲学家恩斯特·卡普说“技术物是人的器官的投影”。他认为所有技术都和人的身体各部位有关系,比如锤子是手的延伸,锯子是牙齿的延伸,铁路是人的循环系统的延伸。


加拿大媒介思想家马歇尔·麦克卢汉讲到,媒介是人体和人脑的延伸。他的思想的核心精髓就是:电子媒介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,其余一切媒介(尤其是机械媒介)是人体个别器官的延伸电子媒介。比如互联网是神经系统;衣服是皮肤的延伸;住房是体温调节机制的延伸。



可以说,技术可以是人的任何延伸。马克思和恩格斯说“技术的本质是人的本质”。我国学者吴国胜讲到“技术是人的存在方式”。著名技术思想家凯文·凯利认为,技术是自然生命的延伸,技术是人的思维的产物,所以具备生命力,他还把技术等同于生命的第七种生存方式。





技术给学习方式带来别样的变化


技术有生命力吗?首先看看生命的关键特征:能生长、能进化、能繁衍、有组织系统,面对外界环境有自己的反应等。技术有哪些特征和生命一样呢?


举两个例子。第一个例子是技术的进化。技术进化往往遵循着人类自身发展的前进路线。比如住房,为了能够抵御野兽、防寒,远古时代人类住在洞穴里。洞穴就是最初的房屋形态。随着人类进化,需求发生改变,住房也发生了系列改变。


第二个例子是技术在不断繁衍、生长。新技术都是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,并且优于之前的技术。比如手机,最早只为了解决不在电话机前也能的问题,如今手机进入智能时代已经10多年了,有些手机功能甚至比早年的电脑功能还强大。


  • 如何面对有生命的技术?


人工智能时代,技术的生命特征更加鲜活。它可以对话、可以思考、可以判断、可以运动。面对有生命的技术,我们首先要意识到技术和人类是平等的,它也是生命共同体的一部分,因此应当尊重它、拥抱它、呵护它。



如果说生态教育是一棵大树,学校、教师、课程、文化等元素就是大树的绿叶,那么技术也会是其中重要的一片。当教和学的过程遇到技术,作为教师,我们也应该拥抱它、运用它和它成为朋友。


  • 技术变革学习的几个误区


回顾当前技术推动教育变革的发展情况,有这几个误区值得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校长们思考:


1.技术正在强化我们的应试,这非常可怕。
2.技术正在弱化师生的情感表达,课堂上满是技术,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却越来越少。
3.应用技术注重外在形式,没有抵达技术和学习的核心内容。
4.面对技术出现两个极端:一是狂热,新技术一出就开始追赶,让校园里充满新技术,甚至只为了炫耀新技术;二是冷淡,总认为技术会让教育发生割裂。两个极端都不可取。
5.很多学校没有课程变革,只有技术升级,因此只出现技术的智,没有人的慧。


  • 技术支持下,学习方式的四个层次


技术是有生命力的,将这种生命力融入学校的课程改革当中,将给学习质量带来别样的变化。今年大热的《学习的升级》一书中提到技术支持下学习方式的4个层次:


第一个层次是“营火”,即一对多学习,这是比较常规的学习方式。


第二个层次是“水源”,即多对多学习,它的特点是可以自由讨论、交流。


第三个层次是“洞穴”,即一对一学习。在碎片化信息时代,我们也需要“洞穴”这样能够实现自我深度思考的学习方式。


第四个层次“山顶”,即挑战式学习。挑战式学习就像登山,会遇到很多问题,有了技术支持才能轻松地到达山顶。



四个层次的学习都非常重要,在不同时候可以采取不同方式。





如何把技术像生命一样融入课程?


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学校(简称“南科大二实验”)这学期正在深度推进挑战式学习。关于挑战式学习,可以将其看作项目式学习的延展或升级。


在挑战式学习中,最核心的是所有项目由学生自己设计,遇到困难,可以让技术来助推难题解决。更重要的是,孩子们必须走进真实世界里去学习、探索。


它有三个环节:第一是问题,这个问题是驱动性的大的问题;第二,每个学生在大问题下提出自己的无数个小问题;第三,自己的问题学生自行设计、解决。


南科大二实验的教育变革有四个关键词:课程、教师、空间、技术。四者没有先后顺序,而是协同的进行系统推进。在最重要的课程方面,我们进行了统整项目课程的设计推进,核心是让学习和生活连接。我们一到八年级有20个课程主题,主题还能不断延伸。在延伸的过程当中,课程让学习和真实世界连接起来。



更重要的是,我们把技术有效地融进了所有课程。当课程中需要技术的时候,孩子们会和它处于一种并行状态,这种状态也会培养起正确的技术观。



在南科大二实验,我们将课程嵌入挑战式学习,让老师们和孩子们像科学家一样思考。通常一个课程要实施两个月,到2/3的时候开始推进挑战式学习。每个学生都基于学习提出问题,小组问题一起讨论,合作设计、协同推进。


最后表达阶段,孩子们会走进社区,走进大学,走到社会中去讲述自己的课程成果。在整个过程中,无论提出问题、学生讨论、设计方案、成果评价,都会运用各种技术手段,但技术会像空气一样浸润其中,感受不到它存在,它却活生生地改变了教育生态。


“新校长传媒”投稿邮箱:2594889720@qq.com 你可能感兴趣 技术如何赋能教育,探索未来学校变革的多元化路径
技术赋能教育,一所未来学校的“全能画像”
2020,寒冬中如何找到坚持的力量

整理 | 张磊责编 | 刘双 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 ▼ 点击「阅读原文」,一键订购!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